咨询电话:0991-4822122

乌鲁木齐市入围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作者:wuyanxue 2021-06-17 10:39:52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近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2021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评审结果公示结束,乌鲁木齐和其他19座城市被确定为示范城市。

6月16日,记者从市建设局(人防办)、市财政局、市水务局了解到,乌鲁木齐是此次评审中新疆唯一入选城市。乌鲁木齐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填补我国绿洲海绵城市建设的空白,对新疆其余绿洲城市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也将为“一带一路”干旱区域城市提供示范。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十四五”期间,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通过竞争性选拔,确定部分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特色突出的城市开展典型示范,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设期为三年。

近年来,乌鲁木齐积极转变城市建设理念,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15年以来,乌鲁木齐推进水磨河、和平渠的生态修复工程,促进绿洲生态修复及城市蓝绿空间建设;消除85%以上的城市管网冒溢点;建成40.3公里地下综合管廊;2019年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复查工作;成功申报2019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十三五”期间,乌鲁木齐通过实施“节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冒溢点整治”“防洪工程”“综合管廊”建设等工程,奠定了海绵城市示范建设的坚实基础,也让越来越多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享受到了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生态红利”。

沙依巴克区秀城小区居民刘琴说:“小区里的绿地、路面都有吸水功能,最大感受就是下完大雨,路面一会儿就干了。”

据了解,2021年至2023年,乌鲁木齐将建设52个海绵城市示范项目,以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绿洲承载能力、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与修复、城市供排水管网改造、雨(雪)资源收集利用、老旧小区改造为突破口,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健全、措施合适”的管理体系。

延伸阅读

建设海绵城市,我们做了哪些?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乌鲁木齐编制《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乌鲁木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道路、绿地、水等相关专项规划时,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其刚性控制指标。建立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明确区域排放总量,不得违规超排。

市建设局(人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海绵”既包括河湖水系、蓄滞洪区,也包括城市配套设施,如绿地、花园、集雨池、可渗透路面等。比如对道路、广场采用透水铺装,优先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组织排水。

位于仓房沟路与青峰路交会处的秀城小区是乌鲁木齐三星级绿色建筑。小区建筑密度20.7%,绿地率30.56%。居民张洪说:“小区内下完大雨后,路面也是清清爽爽的,没有积水。”

新疆新颐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海涛说,秀城小区设有植被浅沟、树池、雨水塘、雨水湿地等,绿地还有调蓄雨水功能,走道设置透水沥青等透水铺装,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55.3%。

地上铺“海绵”,地下建“管廊”。从外观来看,地下综合管廊跟地下通道类似,布设着大小不一的综合管廊入口、投料口、通风口。

记者从艾丁湖路地下综合管廊入口拾阶而下,地下共有三层,空间十分开阔。综合舱两旁的管道支架密集而整齐地排列着,上面分别标注着“中水支架”“通信支架”等标识。

乌鲁木齐地下综合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宗哲说,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在地下开辟一个空间,让原来在地上或者架空的电力、通信、自来水、排水、燃气等各种管线,“住”在一起,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维护管理。目前正在建设的部分综合管廊还设置了雨水舱、污水舱,道路两侧的雨水口将雨水收集后,可通过管道直接进入雨水舱。

近年来,乌鲁木齐通过实施水进城、黑臭水体治理、冒溢点整治、节水城市建设和综合管廊试点项目等,进一步强化了水生态修复,保护了地下水水源地,提高了再生水和雨洪资源利用率。

实施全市重点内陆河、水库安全保障控制性工程,提升了洪水防治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能力水平。

深入推进节水城市建设,2008年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新建、改扩建排水管道515公里、再生水管网307公里,再生水回用率进一步提高。

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如何,关键靠后期的运维。

目前,乌鲁木齐市提前完成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编制,颁布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条例6部,出台政策文件54份,出台33项技术标准,明确有关考核办法,确保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有章可依、顺利实施。

解读

未来,海绵城市怎么建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建设系统化思维的一次升级、一场洗礼,能让生活的城市在发展与自然间寻找到平衡。

记者从市建设局(人防办)、财政局、水务局了解到,2021年- 2023年,乌鲁木齐将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的方式建设52个海绵城市示范项目。

项目众多、领域广泛,如何统筹推进?

目前乌鲁木齐市已建立海绵城市推进的体制机制,我市将成立海绵城市推进的正式机构,正式出台海绵城市法规,保障海绵城市全域推广。

52个示范项目包括实施中水管网新建和改建工程、绿地广场和水系湿地建设工程、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雨水和污水管网升级改造工程、中小河流污染整治等。

乌鲁木齐将重点打造保护与修复区域生态格局,构建“四区、四廊、四节点”生态格局。

“四区”,指生态保育区、敏感区、建设区、恢复区;“四廊”,指头屯河、乌鲁木齐河、水磨河、白杨河河流廊道;“四节点”,指盐湖、柴窝堡湖、红雁池水库、乌鲁木齐河下游湖区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

实施16.7公里的中小河流整治和水库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重点修复水磨河、和平渠等区域性生态廊道等。

提升城市排水设施承载能力。不仅是河流,一些老旧小区也要变成吸水海绵,改造351个老旧小区,统筹小区内供排水管网建设、绿地建设。

通过示范城市建设,2023年底,乌鲁木齐污水再生利用率由现状(2020年再生水利用量为0.75亿立方米)的30.43%提升到38%,雨雪资源利用率不小于1%;管网漏损率由现状的9.9%降低到9.5%,地下水位不降低;中心城区冒溢点完全消除;海绵城市建成区达标面积由20%提升到40%等。

建设海绵城市财政如何支撑

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成为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可连续3年得到中央财政给予的专项资金补助。

市财政局经济建设科科长刘雅莉说,国家海绵城市试点项目总投资47.5亿元,中央财政将给予乌鲁木齐11亿元专项资金补助,地方财政投入17.41亿元、引入社会资金19.11亿元,涉及工程项目52个。

按照计划,大部分项目计划于2023年12月底完工,具体分为雨污水排水管网项目,污水处理厂站项目,水资源再生水利用项目,防洪工程及河道治理项目,公园绿地项目,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给排水及中水管网改造完善项目以及其他项目。

分享到: